學生AI時代的護衛:將軍澳循道衛理小學家長座談會回顧

學生AI時代的護衛:將循小學談講座

在人工智慧浪潮席捲教育現場的今日,「學生AI時代的護衛」座談會如一場及時雨,為焦慮的家長們點亮一盞明燈。這場講座聚焦於提升小學生家長的「資訊素養」,強調在AI工具普及的學習環境中,家長扮演著不可或缺的「數位守門人」角色。以下是精彩內容回顧:

一、AI進校園:新時代的學習革命與隱憂
講座開門見山指出AI教育工具已深入校園:從AI作文批改、數學解題助手到個性化學習平台,孩子們的學習方式正在劇變。主講人以數據佐證:「超過60%小學導入AI輔助教學系統」,但同時拋出關鍵疑問:

「當孩子向聊天機器人提問『如何與朋友和好』,AI給出的建議是否合乎倫理?演算法推薦的『個性化』學習內容,是否正讓孩子的視野越來越窄?」

現場家長紛紛點頭,這些問題直擊核心——AI的便利性背後,潛藏著隱私洩露、資訊繭房、價值觀偏差三大隱患。

二、家長必修課:從科技恐懼到智慧護航
面對家長的憂心,講座提出「AI時代家長四維護衛術」:

  1. 隱私防線實戰演練
    • 親子共學權限設定:帶孩子一起檢查APP權限,關閉非必要定位與麥克風存取。
    • 虛擬身分建立原則:教導用暱稱註冊學習平台,避免在AI對話中透露住址、學校等真實資訊。
    • 關鍵口訣教學:「資料不外送,個資要模糊」成為現場家長朗朗上口的守則。
  2. 破解資訊繭房行動
    • 雙源對照法:當AI給出歷史事件解釋,引導孩子對照教科書與權威網站。
    • 演算法透明化實驗:讓孩子嘗試用不同帳號查同個問題(如「哪種寵物最可愛」),觀察結果差異,理解AI的「偏好陷阱」。
    • 每週家庭議題辯論:針對AI推薦的爭議性內容(如電玩時間管理),親子正反方討論,培養批判思維。
  3. 價值觀防護網建構
    • AI對話情境演練:模擬孩子詢問「同學嘲笑我怎麼辦?」,比較各個AI大語言模型與人類導師的回應差異。
    • 倫理紅線標註:明確告知孩子「不可用AI代寫作業」、「遇霸凌問題應求助真人」。
    • 情感連結不可取代:播放實驗影片:孩童對AI訴說心事後仍感孤獨,強調真人互動的溫度。

三、親子共學:打造健康數位習慣
講座更顛覆「防堵」思維,提倡「共建健康數位生態」:

「與其沒收平板,不如成為孩子的AI隊友!」

現場示範「親子AI創作時間」:教導家長與孩子用AI合作完成特定項目,在過程中討論共同話題。

健康管理實用工具包

  • 20-20-20護眼法:每用AI學習20分鐘,遠望20秒保護視力。
  • 實體活動錨點設計:飯桌禁用電子設備,週末安排「無手機、平版電腦及AI日」的戶外活動。
  • 睡眠守護程式:設定學習平板晚間9點自動進入睡眠模式。

結語:在AI浪潮中揚起守護之帆
講座尾聲以航海比喻作結:

「AI是奔湧的浪潮,家長無需畏懼,而應成為孩子船上那面智慧的帆——以資訊素養為骨,以倫理關懷為翼,引導他們在數位海洋中穩健航行。」

會後問卷顯示,92%家長認同「提升自身資訊素養比監控孩子更重要」。這場講座不僅提供工具方法,更翻轉了親職角色定位:從被動的監督者,轉型為孩子AI旅程中的引航夥伴。當我們裝備自己成為智慧的數位護衛,孩子方能真正擁抱科技之光,而非迷失於演算法的迷霧之中。

護衛心法備忘錄
📍 個人資料是隱私權:教孩子要好好保護個人私隱
📍 批判力是AI時的基要能力:雙源驗證破資訊繭房
📍 價值觀是北斗星:AI答案需經多方檢視反思
📍 親情是終極防線:每週父母必須安排面對面深度對話

這場講座不是終點,而是家長們守護旅程的起點——因為在AI時代,愛需要以新的智慧來表達。

如果你們的學校或機構也想邀請我們來舉辦工作坊、講座及相關活動,歡迎跟我們聯絡:info@campusaibot.com | 852-3480-7273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