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來數位公民的數位羅盤:何明華會督中學2025工作坊

何明華會督中學2025工作坊

Witernet Limited 聯手何明華會督中學 打造香港首個中學生AI素養攻防戰場

當ChatGPT掀起全球教育海嘯,香港中學生正站在人工智能的浪尖上——他們既是被演算法餵養的Z世代,更將是駕馭AI的未來舵手。Witernet Limited 與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展開一場長達4小時的「資訊素養×AI技術」深度工作坊,揭開香港中學AI教育的嶄新篇章:不再停留於工具操作,而是培育 「演算法思辨力」 的戰略高地。

序幕:當教育者直面AI顛覆

「禁止科技是徒勞的,關鍵在於教會學生駕馭這匹脫韁野馬。」這正是Witernet設計 「三維AI素養框架」 的初衷:

第一幕:破譯黑箱——在神經網絡的迷宮中點燈

工作坊首環節便粉碎「AI不可知論」。Witernet技術總監帶領學生解剖類神經網絡:

🧠 實戰1:親手訓練「校園美食評分AI」

  1. 數據蒐集陷阱實驗
  • 學生僅採集飯堂A區數據,訓練出的AI對B區餐點評分全數低於2星
  • 當加入宗教學生清真飲食數據,模型準確率暴跌43%
    「原來偏見在餵食數據時就已註定!」學校學生驚呼
  1. 損失函數視覺化戰爭
  • 透過3D曲面圖,見證梯度下降如何「翻山越嶺」尋找最優解
  • 親改參數導致模型困在局部最低點,深刻理解「過擬合懸崖」

🔍 實戰2:深度偽造鑑證實驗室

當學生目睹自己頭像被移植到黑幫電影片段,現場響起一片譁然。Witernet架設 「偽造獵手工作站」

# 檢測Deepfake的核心代碼演示
if detect_blood_flow_abnormal(video) or
find_eye_blink_frequency(frames) < 0.5 :
alert(“深度偽造風險92%”)

學生運用開源工具成功從某KOL宣傳片中揪出3處偽造跡象:

  • 左耳陰影頻率異常
  • 吞嚥動作缺乏喉結位移
  • 玻璃反光中發現第二個打光團隊

第二幕:人機共創——當GPT成為思維的跳板

「與其害怕學生用AI寫作業,不如教他們把AI變成『最嚴苛的辯論對手』。」Witernet啟動 「批判性提示工程」 革命:

⚔️ 思想交鋒實錄:學生 vs ChatGPT4

回合學生指令AI回應漏洞反制策略
1「論證填海造地是香港唯一出路」忽略生態成本「加入珊瑚礁破壞數據反詰」
2「分析《1984》與TikTok監控差異」混淆商業監控與極權控制「要求區別數據所有權歸屬」
3「設計減少校園碳足跡方案」提議全面禁冷氣不切實際「追加經濟可行性評估框架」

「過去直接複製AI答案,現在學會對它說:『請列出三個反駁你自身論點的證據』——這才是真正的數位主權。」

第三幕:倫理風暴眼——在演算法社會尋找人性座標

工作坊高潮是 「無人車道德決策模擬器」。學生戴上VR裝置,在暴雨夜的虛擬旺角街頭面臨生死抉擇:

[情境] 煞車失靈,直行將撞飛5名闖紅燈行人,右轉則會輾壓1名遵守交規的長者
[數據輸入]
– 行人平均年齡23.7歲 vs 長者78歲
– 社會貢獻值算法評估
– 保險理賠金額差異

當系統根據「功利主義算法」自動右轉,現場陷入死寂。算生質問:「如果那位長者是我家人呢?」 這引燃倫理大辯論:

🧩 道德矩陣工作紙

哲學立場算法邏輯現實衝突案例
功利主義最小化總體傷害為救多數人犧牲少數
義務論絕對遵守交通法規寧撞違規者不傷守法者
美德倫理保護最脆弱群體優先保護長者殘障人士

「我們在教AI做人,還是讓機器決定何謂人性?」

教師後援:拆解AI教育的千層套路

Witernet揭露 「AI作業階段進化論」

與其軍備競賽,不如重新設計評量來展示新型 AI協作評分表

✅ 提示詞設計複雜度(30%)
✅ 對AI輸出的批判性改寫(40%)
✅ 人機觀點融合創新度(30%)

未來實驗室:中學生主導的AI社會行動

工作坊尾聲爆發驚喜——學生運用所學發起 「數據計畫」

演算法歧視檢測

    • 收集街市攤販被外送平台壓價數據,訓練價格公平性模型

    長者防詐AI助手

      • 錄製街坊口述受騙經歷,建立本地化詐騙話術資料庫

      AI版校園民主牆

        • 用NLP分析2,000份學生提案,生成政策利弊平衡報告

        教育新範式:在流沙之上築起思維神殿

        「當知識獲取成本趨近於零,教育的核心價值正在位移。」Witernet講者向大螢幕上的轉型路徑圖:

        工業時代教育 → 資訊時代教育 → AI時代教育
        知識記憶體 → 資訊過濾器 → 演算法馴化師

        最後總結:「我們教學生在混沌中辨識光,正如程式需要指向真理的錨點。今日播下的種子,將長成守護數位文明的參天大樹。」

        夕陽穿過電腦教室的百葉窗,在少年們的肩章上投下未來公民的烙印——他們終將教會機器何謂人性之光。

        當代碼成為第二母語,
        在神經元與晶片的交界處,
        他們以倫理為防火牆,
        用批判思維重寫演算法則。
        當百萬行指令如星河傾瀉,
        唯有清醒的靈魂能將洪流導向
        照亮深淵的燈塔。

        創新教育技術清單

        模組技術工具教育突破點
        深度偽造鑑證AnalyzeFace+自建血流分析模型將法醫科技引入中學課程
        AI思維訓練批判性提示工程框架(Critical Prompting)轉被動消費為主動挑戰
        倫理決策沉浸Unity開發道德情境模擬器VR引發真實價值觀衝擊
        本地化數據正義粵語NLP歧視檢測模型從社區問題啟動AI社會實踐

        如果你們的學校或機構也想邀請我們來舉辦工作坊、講座及相關活動,歡迎跟我們聯絡:info@campusaibot.com | 852-3480-7273。